云南中烟红塔集团大理卷烟厂把廉洁文化建设作为一体推进“三不腐”的基础性工程,结合地域特色,立足工厂实际,打造廉洁教育阵地、深化以案促改,多点发力,打出一套廉洁教育“组合拳”,扎实推进廉洁宣传教育工作。
打好“特色牌”,提升廉洁教育吸引力
“看到廉洁文化长廊,让人耳目一新”“我姓赵,我们的是‘琴鹤家声’”……茶余饭后,工作之余干部职工纷纷前往打卡大理卷烟厂廉洁文化长廊。
(资料图)
大理卷烟厂廉洁文化长廊依托大理的白族姓氏文化深厚底蕴优势,展示杨姓“清白传家”、王姓“瑞雪三槐”、周姓“濂溪世第”等10个在大理地区具有代表性的白族照壁。白族民居上的照壁题字,不仅代表了一种姓氏和典故,更是家庭伦理、家庭道德、家庭美德的集中体现,长廊通过白族照壁图片+家风故事的形式,将大理白州鲜明的家风文化融入廉洁宣传教育中,成为一个特色。
与此同时,员工自编设计的“纪法园地”展板与“廉洁教育”展板,相辅相成,用漫画及事例生动展现违法违纪行为的危害性,付出的代价,以及惨痛的教训。
此外,以山歌传“廉音”,依托党性教育基地主阵地播放《白族大本曲·纪律条例记心上》,通俗易懂的语言配上朗朗上口的白族小调,传递“廉洁之声”。
大理卷烟厂深入挖掘大理本土文化中的廉洁元素,通过喜闻乐见的方式,让廉洁文化“广而告之”,在潜移默化中筑起清正廉洁,行稳致远的坚固防线。
织牢“廉洁网”,提升廉洁教育震慑力
家风家教建设是厚植廉洁文化的有力抓手,为进一步推动全厂领导干部家属积极参与廉洁家风建设,不折不扣紧绷拒腐防变“弦”、念好家风家教“经”、织牢家庭助廉“网”,大理卷烟厂紧盯“关键少数”,把家风家教建设作为领导干部的“必修课”,以多种形式开展“廉洁从家出发”家风教育活动。
组织召开一次“家庭助廉”座谈会、向干部家属递送一封廉洁家书、观看一部廉洁微电影、组织一场领导干部专题警示教育、对新提拔干部进行一次廉洁家访。通过开展家庭助廉“五个一”系列活动和采取廉政家访、谈心谈话等方式延伸监督触角,加强日常监督提醒,引导党员干部及家属筑牢抵御歪风邪气的家庭“防火墙”,督促领导干部把家风家教建设摆在重要位置,培育积极健康的家庭文化,让廉洁齐家成为家庭建设的“主旋律”。
同时持续以身边事警示身边人,通过旁听庭审、参观警示教育基地、观看警示教育片、召开警示教育大会、到案发部门宣布处分决定、汲取身边典型案例教训等方式,把纪律处分“一张纸”变成纪法教育“一堂课”,教育党员干部坚守纪律规矩,紧绷廉政之弦,时刻做到以案为鉴、警钟长鸣。
用好“新媒体”,提升廉洁教育影响力
在大理卷烟厂,如果你问“张三”是谁?大家都会很熟悉他。
他就是由纪检监察室人员自拍自导自演的《跟着张三学纪法》系列非职务违法犯罪警示教育微视频中的主角,是大理卷烟厂廉洁文化中的一个新IP。
“婚丧嫁娶怎么办?”“酒驾醉驾多严重?”这些规定条款和违反犯罪行为通过情景化演出、接地气唠嗑,经由“张三”这么一说,变得不再抽象。
目前系列短片已经制作了6部,仍在新媒体平台大理卷烟厂频道持续更新中。“干货满满”“简洁明了”“通俗易懂”的短视频,把“制度话”转换成“家常话”,把一条条纪法知识传播到广大干部职工身边,让大家看得到、听得进、记得住,深得广大干部职工好评。
在借力新媒体方面,大理卷烟厂还充分运用职工手机端、办公楼和生产一线屏幕端,播放警示教育片、纪律与作风建设宣传海报,广泛开展常态化教育,积极探索廉洁文化传播新途径。
如何让廉洁教育“走新”更“走心”?在一步步的实践中,大理卷烟厂给出了自己的答案。廉洁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系统的工程。继续探索新的廉洁教育形式,让大家在更为浓厚的廉洁文化氛围接受熏陶,使廉洁从业成为全厂干部职工“日用而不觉”“日用而践行”“日用而知之”的行为习惯,大理卷烟厂的这份答卷仍在书写之中。
文/李凌梅 李航宇 图/陈瑜 李凌梅 陶华
推广
标签
Copyright ? 2015-2022 人人粮油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:粤ICP备18023326号-36 联系邮箱:8557298@qq.com